精品国语人妻色乱码二区_久久青青青青青国产_黄色在线免费国产黄色_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

文壇耕耘半世紀 筆尖滿蘸漠陽情
——寫在“馮崢從文從藝50周年歷程展”舉辦之際
來源:陽江新聞網 作者:李宗君 時間:2022-02-10 09:10 【字體: 】 瀏覽量:-
轉載分享:

  馮崢在書房。

馮崢的書畫作品。

  馮崢的部分著作。

圖片/陽江日報記者  李向東

  春節(jié)假期剛過,陽江市美術館正籌辦一場特別的展覽:

  在“文路足跡”的“路牌”指引下,是一條全由他的作品和手稿擺成彎彎曲曲的 “路”,100多米長,象征著他這50年來走過的“文路”;一步一步,艱辛拼搏,從陽江出發(fā),走向南粵,走向更廣闊的文藝天地……

  看他那《補壁集》畫冊,知道他不但會寫作,還能作畫;更叫人耳目一新的是《畫冊》的《后記》:沒有一個字,而是一幅漫畫《任你怎說  笑罵由人》。

  正如他畫上的閑章“我就是我”,他的作品也與眾不同。當文藝界一些人還在追求“高大全”“三突出”時,他卻寫了一個外貌丑陋、有缺點的先進人物“七級總理”。然而就憑這件作品,他獲得了全省新時期首個“新人新作獎”。獲獎評語是“打破了寫作框框條條,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”……

  他就是馮崢。


  青燈有味是兒時

  馮崢是陽東大溝三丫村人。1953年,7歲的馮崢進入三丫小學讀書。在小學的5個年頭里,星期天他還翻窗偷偷跑進學校圖書館看書。小學圖書館的書原本就不多,不到兩年就都給馮崢看完了。之后,他便拿父親書架上的書看。《紅樓夢》等“四大名著”在四年級時就看完了。

  馮崢父親深受“文章經國事”思想的影響,家教很嚴。三年級開始要求馮崢寫日記,每天背誦一首唐詩。一本《唐詩三百首》,馮崢一年就背下來了。后來的《毛主席詩詞》,他也是用一天一首的辦法背下來的。

  讀書讓馮崢產生了極大的興趣,他把能借到的書都看完了。碰上自己心愛的,就在微弱的油燈下抄下來。父親見了,又給他訂了《中國少年報》和《紅領巾》雜志。《紅領巾》上殷白的《魯迅工作與生活》一文,甚至影響了馮崢的一生。從1956年起,馮崢開始業(yè)余寫作。每年裝訂成一本,煞有介事,署名“馬口鐵”。至于為什么用“馬口鐵”這個筆名,他自己也記不起來了。父親于是鼓勵他向《新兒童》投稿,《云姐信箱》的“云姐”給他回信“堅持下去,一定成功”成了他的座右銘。直到后來參加省作協(xié),他才知道,原來這個“云姐”就是省作協(xié)副主席、著名兒童文學家黃慶云。

  也就在這一年,馮崢發(fā)表了人生中的第一篇“作品”《致老師》。那是一首24行的詩歌。每逢節(jié)日學校都出墻報,這年“六一”兒童節(jié),父親鼓勵馮崢也寫篇稿試試。那時,墻報多是高年級同學的天下,像馮崢這樣三四年級的小學生寫稿,是破天荒的事情。出乎大家意料的是,就是這篇馮崢花了一個晚上寫下的作文,被選上并用半張大白紙的篇幅,在學校墻報最顯著的位置張貼了。這件事一時引起全校轟動,年少的馮崢也是激動不已,夜半還偷偷起來點火柴看墻報。“記得開頭一句是‘夜已深,雪白的墻上還留著你的身影……’”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馮崢回憶起兒時的文學啟蒙,依然印象清晰,禁不住嘴角上揚。


  繆斯女神在心底

  馮崢本以為自己會沿著正常的求學道路一直前進,然而這個“文學夢”卻在父親被打成“右派”后戛然而止。少了父親這根家庭支柱,家道中落的馮崢只能輟學,17歲去東平打工當了漁民。個子矮小瘦弱的馮崢,干的卻是船家最辛苦的活——船頭工。然而,哪怕就是這么艱苦的環(huán)境下,馮崢也沒有忘記自己的“作家夢”。白天捕魚撈蝦,晚上大伙休息后,在搖搖晃晃的船艙里,他借助昏暗的煤油燈如饑似渴地看書,無論多累都要堅持寫幾行日記。

  “五年的漁民耕海生涯,給了我豐厚的回報,以后我寫的多是以南海漁家生活為題材的小說?!睒酚^是馮崢的本色,談起那段海上飄搖歷經大風大浪的日子,他說得最多的是感恩,感謝生活給了他歷練,也給了他強健的體魄,讓他日后通宵達旦創(chuàng)作也可以輕松應付。

  1967年,馮崢參加了家鄉(xiāng)的毛澤東思想宣傳隊。那些年,馮崢做編導,拉二胡還吹嗩吶,自編自演了許多節(jié)目。1970年,全縣在他家鄉(xiāng)召開“民兵工作三落實”的現(xiàn)場會,縣人民武裝部駐村干部叫馮崢準備節(jié)目。馮崢寫了小演唱《解放軍拉練進村來》和快板《三丫民兵在前進》。兩個節(jié)目到大溝公社演出得到好評,錄音也在全公社播出。下來主持演出的文化館長陳章高和創(chuàng)作員林華忠看上了這兩個本子,拿回發(fā)表在了1970年6月7日的《陽江文藝》上,這是馮崢第一篇變成鉛字的作品。馮崢也把這個時間定為自己正式從文的日子。

  匯演期間還有一件趣事是馮崢畢生難忘的?!傲秩A忠和我談文藝創(chuàng)作,征求我對《陽江文藝》的意見。我對《陽江文藝》新近發(fā)表的一篇新故事進行了比較激烈的批評。想不到這件作品正是林華忠寫的。后來這事傳到陽江文化館創(chuàng)作組長馮英創(chuàng)的耳朵里,他想不到在農村還有這么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人,就想見見我,看看究竟是個什么家伙。于是在下次開文藝創(chuàng)作班時,通知我參加?!瘪T崢感慨,就是這一次機遇,使他從此走上了文藝創(chuàng)作漫長的道路。


  精品迭出入佳境

  1973年9月,沙扒中學請馮崢去當民辦教師,講授初中二年級語文。但更主要的是負責學校的文藝宣傳。在這期間,馮崢根據出海打漁的體驗,創(chuàng)作了一個漁歌表演唱《雄鷗展翅捕魚忙》,獲了表演獎和創(chuàng)作獎。這篇作品在縣文化館刊物《陽江文藝》發(fā)表后,又在廣東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2期的《農村文化室》發(fā)表。這是馮崢在省級刊物發(fā)表的第一件作品。

  1976年,因父親去世,馮崢不能再到遙遠的沙扒中學當教師。經原來沙扒公社領導介紹,他到了東平漁民學校,承擔初三班級語文教學工作,兼負責學校宣傳隊。在東平這5年,馮崢的文藝創(chuàng)作進入新階段。

  1978 年,馮崢創(chuàng)作的漁歌劇《三親家》在湛江地區(qū)獲獎后,代表地區(qū)參加全省會演。1979年,中篇小說《沉淪》發(fā)表在《湛江文藝》,故事《伏法》獲湛江地區(qū)一等獎。1980年,《光美托孤》《寡婦寨風情》《老魷魚學外語》《招賢》等作品,在省市評選獲獎。其中獲獎無數(shù)的《七級總理》也是在這期間寫出來的。

  “我記得很清楚,1980年7月12日,我到湛江參加第四屆文代會,住在第二招待所。在大廳登記入住時,看見墻上黏著當月電影廣告,上面有牛得水主演的《七品芝麻官》。由‘七品芝麻官’幾個字,我一下子想起了我們村里的生產隊長尊儀公。當時大家都戲稱農村的生產隊長叫七級總理,于是一個打倒‘四人幫’后敢于改革開放的生產隊長形象便在我心中逐步形成?!逼咭灼涓搴?,馮崢的成名作《七級總理》終于誕生了。同年,廣東省作家協(xié)會舉辦全省新時期首屆文藝評獎,《七級總理》獲得了“新人新作”二等獎?!爱敃r的評委易鞏老師說,這次評獎是沙里淘金,你們是從全省10年來一千多篇作品里評出來的啊?!币驗閷懙纳a隊長生動有趣,馮崢也因此在文壇上獲得了“老貧農”的外號。


  筆耕甘苦寸心知

  1982年,馮崢發(fā)表《農家六月田》,同年加入廣東省作家協(xié)會。馮崢成了陽江縣的重點作者,繼而成為了原湛江地區(qū)的重點作者。從此他更勤奮了,在文學的道路上筆耕不輟。

  1986年12月,花城出版社出版了馮崢第一本書《釣鯊女》。這是陽江地區(qū)第一本由國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個人小說集。當時編者是這樣推介這本書的:“作者長期生活在海邊,其作品也帶著海味:他用海的變幻無窮的色彩描繪出一幅幅海港漁村的彩圖;用海的澎湃激越的濤聲,唱出了一闋海島人民的心曲?!?/p>

  《釣鯊女》出版后,馮崢調入縣文化館工作。此后當文化館副館長、縣文聯(lián)主席、原江門市作協(xié)主席、《江門文藝》(報)主編、陽江市文化局創(chuàng)作室主任,直到在陽江市作協(xié)主席、文聯(lián)主席任上退休。他一直在陽江文藝界工作30年,當了27年文聯(lián)主席、作協(xié)主席。

  熟悉馮崢的人都知道,他的網名叫“陽江土特產”。他也不止一次調侃自己是一個純粹的“地方主義者”——他愛他的家鄉(xiāng)。盡管有多次外調升遷的機會,甚至已經給他分配了房子,但馮崢還是找借口“溜”了回來。正如他對外宣傳家鄉(xiāng)的“廣告語”說的:“不是人人都說家鄉(xiāng)好,而是我的家鄉(xiāng)實在好?!?/p>

  馮崢說,自己一輩子都在做的一件事,就是講好家鄉(xiāng)陽江的故事——

  《南海1號傳奇》寫的是出水于陽江而聞名世界的南宋沉船的一段故事;

  《漁鄉(xiāng)子》以他工作過的東平、沙扒漁港為背景,記錄一段漁家改革開放史;

  《釣鯊女》是他在東平當漁民時的生活寫照;

  成名作《七級總理》寫的就是老家三丫他的那個生產隊隊長……

  由于寫作需要,他對陽江話、漁家文化、地方文史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,進而專題研究,并出版專著,有的還獲得國家、地市級獎項。在他任職期間,陽江市獲得了“中國風箏之鄉(xiāng)”“中國楹聯(lián)文化城市”“中華詩詞之市” “漆藝之鄉(xiāng)”“山歌之鄉(xiāng)”等多個文化藝術品牌。每個品牌,他都進行了相應的研究,陸續(xù)出版?zhèn)€人文藝專著36本,共1000多萬字。

  其中,2021年年底出版的《陽江方言字詞語典》,更是前后歷時20載收集整理,才結集成冊?!拔蚁嘈趴傆幸惶欤澜缟蠒幸恍┤松踔潦且淮笕喝?,會重新提起在歷史上曾經有過的陽江話。他們會驚奇,世界上原來還有這么一種語言。陽江話是怎么來的?他們會像研究一件珍貴的歷史文物一樣,對已消失的陽江話給予很高的評價——文化的、民俗的。于是他們在多如牛毛的歷史文獻中會偶爾發(fā)現(xiàn),若干年前有人看到這個問題并寫了這本書?!瘪T崢說。

  如今,退休多年的馮崢又 “打回原形”,再次當上了老漁工。每周固定去一家省級水產養(yǎng)殖場“打工”,繼續(xù)深入生活,完成他《南海漁家三部曲》的最后一部《養(yǎng)蝦娘》(前兩本是《釣鯊女》《漁鄉(xiāng)子》)?!斑@也是為了完成一位已故領導的心愿。當時他對我說, ‘陽江三分陸地七分海。漁業(yè)題材你寫了很多,海水養(yǎng)殖能不能寫點東西?’當時我沒有細想,‘口輕輕’就答應了??墒谴覄庸P時才知道,我對水產養(yǎng)殖竟是一無所知,怎么下筆?所以我只有下養(yǎng)殖基地,老老實實和養(yǎng)殖工人一起,‘赤腳扒蹄’,日曬雨淋學養(yǎng)殖,去補充這段生活感受?!?/p>

  立春時節(jié),乍暖還寒,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作家,光著膀子赤著雙腳,和一群養(yǎng)殖工人在喂料培育魚蝦,那么投入,那么認真。他不是去“采風”,也不是去“體驗生活”,而是實實在在地打工,以至養(yǎng)殖場的工人毫不客氣地對他吆吆喝喝。而這一切,都是為了積累更多文學創(chuàng)作素材?!拔膶W創(chuàng)作是不老的事業(yè),我將繼續(xù)摸索前行?!?/p>

  這就是馮崢,陽江文化的一個獨特符號。

相關文件:


文檔附件:

關于我們 | 網站幫助 | 網站地圖 | 隱私申明 |

主辦單位: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

管理維護: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(shù)據管理局

網站標識碼:4417000019 備案序號:粵ICP備16010311號-3

網站報障:0662-3367662  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